档案人接触的第一个文件,大概率是8号令。什么是8号令?《机关文件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于2006年9月19日,杨冬权局长亲自签发。
从“令”这个字就能对文件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初为档案人之时,看完8号令以后的感觉让我想起一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讲说的很深,但更重要的是蒙蒙,好像看懂了,但好像也不知道8号令到底说了什么?我逻辑严密的(杠精)还发现了一个漏洞(至少我当时认为是)。8号令附件《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文件类别,保管期限的划分仅仅参考一个标准,即文件的“重要性”和“一般性”? 例如:附件中第8条,如下图所示
那么问题来了,永久和30年的保存期限差距,唯一的依据是重要的,一般,如何判断重要的和一般的。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骄傲自豪的神情),列出如下三点供大神们吐槽。

1、机关文件材料重要性怎么判断呢?

机关文件材料的重要性要从机关职能活动的规模大小、规格层次、影响力、产生的文件材料是否具备法规政策性等因素来考虑。举个例子,在第七条:第(二)条,本机关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重要文件。例如国家档案局每年召开一次的全国档案局局长馆长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包括请示、主管领导批示、通知、名单、日程、会议主报告等文件材料要永久保管。从规模大小,全国性的,牛,该永远保管;从规格层次,全国,局长、馆长会议,重要性系数加加加;从影响力来说,该会议将指导接下来一年以上的全国档案馆的工作,这影响力绝绝子。该会议产生的文件材料就是重要的,而不是一般的。

2、机关文件材料的一般性又如何判断呢?

一般性问题就是要看文件材料涉及的问题是不是常规性、基础性的问题。常规性就是日常性的活动,今天我到档案馆上了一天班,上班的时候打卡,下班的时候打卡,这就是“平凡”的一天,那就一般性问题。正经的举个栗子,比如:某省档案局请示国家档案局,按件来整理的档案装盒后,是否还要编制盒号,这就是一般技术性问题,这类基础性问题,相关的文件材料就属于“一般性问题”。再来一个栗子,经过半年的工作,我们档案馆的技术部门对自身工作进行总结,每个公司、每个员工谁没有写过总结、报告呢,日常操作,这类常规性问题的相关文件材料属于“一般性”,这个观点在整个八号令都是有体现,该栗子也可以用8号令中机关年度以下工作总结存10年来理解。

3、实操难点怎么处理?

上述两点偏理论的阐述并举了栗子给出一定的方法,这两条理论指导大家实践的工作中却有一些难点。对常规性、技术性的判断相对还容易一些。但对机关职能活动的规模大小、规格层次等的把握需要基于对本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我们我国现阶段,档案整理基本上外包团队的现状,对于机构单位的具体职能了解是有限的,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对档案的归档整理就会有一定的偏差。

所以在实践中,对一个机关的档案分类对该机关的职能活动需要了解。立档单位的三定方案加强学习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我自身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简单有效的判断的因素。重要的职能活动的产生文件材料相对丰富,反之亦然。如果立档单位的该职能活动的文件材料偏少,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侧面反映该职能活动具有一般性。该职能活动产生文件材料多,一定程度上反映该职能活动是该立档单位的重要性工作,难点工作,从的面反映该职能活动具有重要性。
综述

最后,该文仅仅是通过一般性、重要性的角度来解释我个人的看法和观点。但这个角度和重要文件的归档文件的价值分析相比较,却差距很远。如果有读者对价值分析、保管期限鉴定、开放鉴定相关的档案整理的话题感兴趣,我们也可以从归档文件的责任者、归档文件的内容、归档文件的形式等多个方面在公众号来共同来探讨。欢迎大家给我们在留言区留言,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或总结的经验与我们沟通交流。

更快、更准、更灵活的档案鉴定服务

现在联系我们,专业顾问全程护航,助你解决鉴定难题,让档案整理更轻松